"为生活而艺术" 李舸说了什么?

“善于表达对生活的深切体验,对精神的深度感悟,

从而焕发出生活热情和生命动力。”


调整后.jpg


7月31日下午,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受邀在丽水摄影博物馆进行题为《为生活而艺术》的主题讲座。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李舸按照“摄影作品的呈现演进”“摄影数据的美学规划”两个部分,共分为十七个章节,从生活哲学,艺术美学,摄影与音乐、戏剧、美术之间融合演进的纵向维度;再从摄影爱好、艺术创作、画册展览、生活应用等美学规划的横向维度,探讨如何让影像艺术作品更有效地为美好生活服务。


一、在“摄影作品的呈现演进”部分,李舸谈了几个方面。


3.jpg


  • 向往美好生活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摄影艺术创作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美好生活”大致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好生活——有质量的生活”,一是“美生活——有品位的生活”。如何实现有质量、有品位的生活?生活美学是关键途径。

中国传统美学其实就是生活美学,因为“中国人的生活早已被古人赋予了审美化的追求,而中国人的审美也在古代就奠定了生活化的根基。”生活美学的核心诉求就是让人人都成为生活艺术家,把生活过成艺术。

“为生活而艺术”,就是要善于表达对生活的深切体验、对精神深度感悟。从而焕发出生活热情和生命动力。这需要:“广博深厚的知识、身心俱足的思想、知行合一的创造。”

“一切有追求有本领的文艺工作者都要提高自身阅读生活的能力。”

摄影创作必须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人,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俯下身子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以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反哺社会、奉献人民,才能拍出感人至深的精品力作。


  • 中国的为学之方

“为学之方”就是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法论,其核心是《中庸》的:“尊德性、道问学”。这也阐明了文艺创作的目的和方法,就是追求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德性养成的必经之路是做学问,我们摄影人要拓展艺术视野和思维,广泛学习和吸纳多方面的知识,更要把摄影创作提升到思想和精神层面。

人类历史上最早提出光影理论的是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这说明摄影的基因从初始就是跟精神思想融合在一起的,核心就是强调“人民至上”的立场,要求其实践者站在社会生活的角度,勇于承担历史使命。


  • 以艺术为尊

李舸从艺术的“以艺术为尊、开放性、分类性”三类定义谈起,强调 “艺术的产生不是由于技艺,而是由于观念。艺术史不是技术熟练程度的发展史,而是观念和要求的变化史。”

评价摄影作品大致要具备几个条件:“一要有创作主题、二表达态度和观点、三采用修辞性(隐喻性)的省略、四有观众主动参与解读、五需要有艺术史的语境。因此大家在欣赏和创作作品时,要注意“随时捕捉它的每个巧妙的暗示,感受它的每种潜藏的和谐。排除冗长且浮夸的辞令、繁杂却空洞的表达”


  • 柏拉图的忧虑

在这个板块中,李舸向大家介绍了三种美学理论:写实主义、表现主义、形式主义。写实主义是人类最早认识的艺术理论,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但柏拉图又对写实艺术带来的幻象感到忧虑,认为也许会令公众误入歧途,进而追求谎言或不道德的行为。这在今天在数码影像时代,格外要引起我们警惕。

表现主义在摄影作品中得到广泛运用,就是在照片中表达情感,同时使观众产生共鸣,并进一步让观众思考和改变自己的生活。形式主义希望把人的觉悟提升到更高的精神层面,摆脱所谓的低级趣味。其中的“形式”指代作品中各种视觉元素的关系。由此引申,摄影也不仅仅只是记录眼之所见,而是表现眼之所见与心之所感的关系。摄影本身就是表达各种关系的过程。


  • 窗外是分水岭

李舸展示了尼埃普斯的《窗外的风景》,并强调尼埃普斯从1816年到1826年陆续拍摄的10余幅照片,与其说是一种新技术或新艺术初露端倪,不如说是人类生活方式改变的重要分水岭。此后,随着呈现方式的不断演进,摄影成为一种塑造当代文明、表达和支撑世界观的主要力量。

1839年左右,达盖尔拍摄的巴黎街景,则给我们带来了哲学思考:数码影像时代,我们生产的影像也许并不是完全真实和绝对客观的。今天的影像都是时代大数据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历史的书写,因此拍照片时表现什么、思考什么很重要。


二、在“摄影数据的美学规划”部分,李舸说“照片变作品”是摄影人应该关注的问题。


陈9.jpg


  • 照片变作品

摄影作品是经过主题策划、编辑选片、逻辑排序、修图加工、印制装裱等一系列由美学规划参与全过程的照片。其最终呈现形式是:作品集、画册、框画和展览等。而摄影作品的主流呈现形式还是要强调物理介质。对于大多数普通摄影爱好者而言,设计永不落幕的家庭小型展馆和定制个性化数字微喷作品集,是经济实惠、简便易行的方法,同时又能提升审美品味、树立艺术信心、增强创作能力、打造摄影品牌、丰富美好生活。各级文联、摄协都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专业优势,让更多的摄影爱好者共享摄影领域的优质资源和发展成果。




讲座期间,李舸还穿插展示了自己的部分新闻、纪实和当代影像实验作品。如:用一次成像相机拍摄的彝族旧屋涂鸦与古老彝文诗歌结合呈现在木板上;通过二度创作将运动员的水下竞技与书法呈现的先秦体育思想结合呈现出的观念作品;运用手机万花筒模式现场拍摄体育比赛,将画面融入上百块水晶中制作成的巨大影像装置作品等,从呈现媒材的跨界、表现手段的创新、影像观念的表达方面打开了实践思路,拓展了创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