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摄影》2022年第3期丨郎静山画意摄影的艺术格调

郎静山摄影作品展现的境界之美、诗意之美、虚静之美是中国传统绘画所独有的审美品位,他运用西洋摄影术和集锦之法,将中国古代文人所喜爱的绘画题材“组合”在照片上,这不仅仅是艺术家民族情怀的体现,还是中国传统与时代相融合相包容的象征。

作为传播媒介,郎静山的摄影作品是独一无二的,原因不仅仅是在于他是中国第一批摄影师,更在于他以传统的绘画技法、思想与摄影相融合,让原本生硬、缺少余韵、意境匮乏的照片变得像中国传统绘画一样,不仅有“法”可依,还极具精神内涵,表现出艺术家独一无二的人生态度和道德哲思。


一、画意摄影起源

绘画与摄影本有着很深的渊源,在照相机发明之前,人类最直观的记录方式便是二维平面的绘画,自摄影术出现后,许多艺术家探寻绘画与摄影二者之间联系的可能。在 19 世纪 50 年代末,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和亨利·佩奇·罗宾逊两位摄影师的艺术创作深受当时绘画格式影响,罗宾逊更是认为摄影艺术的美学标准应该是和绘画艺术相同的,摄影越是模仿绘画就越靠近真正的艺术——画意摄影由此诞生。画意摄影与绘画的技法有所不同,它是通过直接拍摄或者特殊制作手段来达成照片最后呈现出绘画的效果。尽管画意摄影在 19 世纪80 年代开始退出主流摄影行列,但是在 20 世纪 30 年代,画意摄影由中国的郎静山先生在世界上再一次发声,它融合了西方列强十分陌生却颇感兴趣的东方古典之美,以照片这一极具传播性和影响力的载体尽显东方神韵。


雷兰德.jpg

《两种人生》 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


二、郎静山摄影创作背景

任何创作都有一定的背景,大的历史背景与小的个人动机都是密不可分的。摄影术传入中国正是中国社会政治大变革时期,民族危机重重。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因此,塑造一个文明进步的民族和国家形象需要依托高度凝聚的精神内核和广泛有效的传播媒介。而这凝聚高度精神内核的载体即是中国绘画,广泛有效的传播媒介即是照片,二者都是二维平面的艺术,画意摄影不仅仅是为了“宣扬风景之美”,它成为了郎静山“唤起历史记忆,强化国族和身份认同”的有效手段。

郎静山 1904 年在上海南洋中学就读,从此开始了他一生漫长的摄影艺术创作生涯。1926 年他加入《时报》担任记者,1928 年又成立了南方第一个摄影团体——华社。从懵懂少年到成熟的青年,郎静山正经历着社会大变革,那时的中国正遭受着西方列强入侵与社会新思潮的双重冲击。一方面,外国殖民者以其先进的技术生产力欺压我国政权与万众百姓,在他们眼里,中国是落后的,中国的文明不及西方文明先进。许多外国摄影人士将中国裹小脚、抽鸦片的不良习俗误认为是中国的全部,这不仅不能让外国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实际情况,反而曲解了中国文化。郎静山画意摄影以中国传统绘画为创作根基,暗藏了民族主义催发的爱国之心。如郎静山在创立“三友影会”时宣称:“我的宗旨是将中国好一点的风景文物拿出来宣传,纠正外国人对中国社会的错误观念。”


枫桥夜泊.jpg

《枫桥夜泊》 郎静山


另一方面,新思潮新文化运动使许多艺术家走向极端来对待自身的传统文化。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腐朽、落后、野蛮的。如徐悲鸿说:“中国画之颓废,至今日以极矣。夫何故而使画学如此其颓坏耶?曰惟守旧,曰惟失其学术独立之地位。”郎静山在这样的时代思潮下保持清醒,客观认识自身的传统文化,他不但不认为自身传统文化落后于西方,而且二者还能“达于共同和一致”,他的画意摄影“乃是凭西方科学的机械工具,辅以我国国画理论,融合而表现东方文化”。

尽管是用西方先进的摄影术来传达中国东方之美,但是对于“画意”之讲究却需要一定的文化底蕴。因为父亲是一位清末文人,一直热衷于中国绘画和戏曲艺术,也收藏了许多字画。1892 年,郎静山出生于极具诗书画意的江苏淮阴,受父亲影响,从小对传统中国字画和传统艺术耳濡目染,这让郎静山的创作有了很强 “意境”感。此外,他自身也强调“摄影尤绘事”,秉持 “气韵生动”、“迁得妙想”、“计白当黑” 这类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准则。然而更多的是,“中国画与中国传统的道家,佛家、儒家文化紧密相关,并一直以来肩负着承载和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中国绘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性格、气质。”郎静山的画意摄影,不单单只是运用国画之技巧,呈现国画之讲究,更需要凝练中国传统审美价值与审美品位,以影见心、见性、见情,传达东方深厚文化底蕴。


远山环绕亭可憩.jpg

《远山环绕亭可憩》 郎静山


三、郎静山画意摄影的艺术格调

中国绘画与摄影的一个很大差异是一个讲究时间意境之美,一个讲究空间刹那之美。中国传统画不是单纯的对象描摹,亦不是让人明白具体的故事内容,而是以传统文人画为核心,以表达“远看山有色,静听水无声”的意境之美。正如高居翰对宋代诗意画的描述:“在自然中隐居生活;到山间漫游,寻找诗意,或驻足体验某种景色声响,品味它们所激起的感受;返回安全的隐居之所。” 中国绘画融入了画家对于人生理想信念的探寻与理解,要观者随着笔墨斑斓在画里俯仰自得、忘乎外事,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郎静山的画意摄影正是要体现这种弦外之音,做到“影里有诗,诗里有影”,从而上升到儒、释、道的审美趣味和哲学意境。

郎静山的画意摄影大部分是由集锦(Composite)手段制作而成,所谓的集锦也就有着“拼凑”与合成的意思,这与传统摄影一按快门就定型不同,有着特指的风格特征和表现形式。郎静山的摄影作品,并非为了抓住瞬间精彩和焦(Focus)内景物,而是要表达“弦外之音”,让观者触“影”生情,到达一个与所处现实世界不一样的境地。为了这样的效果,摄影师在拍摄之前需选取对象,成片前就要“经营位置”,对画面景物进行取舍。这是集锦摄影的创作手段,也是利用了绘画创作的优势。正如陈丹青在《纽约琐记》中提到:“由于绘画题材在画面的实现过程中,具备主观取舍的灵活性,更能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湖山揽胜.jpg

《湖山揽胜》 郎静山


作品《湖山揽胜》中出现的自然、人物影像均是在不同地点、国家拍摄采集的,例如作品中的松树形象拍摄于法国巴比松,亭中的高士形象是取自其挚友张大千,而作品中的其他树木则摄于菲律宾的碧瑶山上,画面左边的风景是南京的玄武湖,远处是在黄山西海拍的山峰。作品中的影像自左向右展开,疏密相间、虚实相生,画面效果和谐流畅。虽然作品中的很多自然影像素材取自他国,但是画面整体呈现出了中国画独有的意境美。

在选取对象后,还需要安排各个对象所处的位置,特别是对于山水一类的题材,构图十分重要。“三段式”构图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常见的构图,“三段式”构图又称“三叠两段”式构图,所谓“三叠”是指“一层地,二层树,三层山”, 所谓“两叠”即“景在下,山在上,俗以云在中,分明隔作两段”。“三叠”也罢“两段”也罢,都是指近景和远景的布局,中间多以或云或水的方法分开。

郎静山运用此原理在“纵轴式”摄影作品里纵横交错地安排位置。如《芦岸归舟》, 近景是一左右相互呼应的芦苇丛,视线由芦苇向上生长的动势继续向上延申,中景轻舟江河,左边是冷汀沙岸,右边是大片留白,随着河道的蜿蜒曲折看到远山,视线渐渐开阔平坦,最终归于山天的交接尽头。这一位置经营,与宋元山水的构图是颇为相似的。北宋画家郭熙在山水绘画理论《林泉高致》中这样说道:“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郎静山的作品令观者视线随着景物不断转移,深入其境在画里“观望、游玩、闲居”,看到的除了各种景象,还能感受到画里的温度、湿度、静谧、飘渺,这也便是大诗人王维所言的“远看山有色,静听水无声”的宁静致远之意境。


芦岸归舟.jpg

《芦岸归舟》 郎静山


诗画相融在形式上是画上有诗歌题词,但并非只有题了诗句的绘画才算“诗意画”,凡是具有“诗意”都可以归类为“诗意画”。诗意来源于中国只有短短数字的诗歌文学,从领略只言片语中便可感受诗中深远意境。比如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没有直白描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相恋,而以“关关”这一拟声叠词,展现雎鸟相依相恋之景。后来诗意因文人王摩诘“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融入到中国传统绘画里。宋代讲究这一含蓄、婉转、深邃意境更是出现了“踏花归来马蹄香”这样的“绘画考题”。因此,诗画二者常常不分你我,相伴在艺术作品中。

郎静山的摄影作品在形式上常用颇具诗意的词句给作品命名、题词。比如《晓风残月》、《花好月圆》、《云深不知处》的作品名,以及“晓汲清江”、“华庭入翠微”等题词,这些不单单是作品名,更是融合了书法意趣,配上印章于照片上,借鉴了宋代以来“诗、书、画”一体的形式。在中国书画里,题词、印章、说明合称之为“落款”,不仅交代基本创作者与创作时间等信息,更是用于平衡画面构图、显示人格趣味的末端表现。这些手法与作用一一被郎静山引用在其摄影作品里了。

郎静山的画意摄影,不仅在形式上富有诗意,更是在内涵上颇有诗之美。如 1930 年摄的《中国》,孤帆缓行,河流近处波澜宽阔,水流潺潺缓缓变细在遥远之处,最终归于空白和渺茫,而两岸山谷纹理清晰,像中国绘画里表示山峦纹理的皴法,线条斑驳不失质感,山崖高耸伟岸,显得底下帆船孤寂渺小,仿佛在画里也可以不时听到几声哀猿之啼哭,正是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景象。再如 1938 年摄的《峨眉金顶》,近景云雾层层,表明已是山巅之处,中景左侧如浓黑墨迹画出的平缓山峰,山顶上还有两座房子,房子与山的比例差距夸张,再一次表明山之巍巍,右侧浮云默默。郎静山以黑白之异让人的视线先被左边山峰吸引,再慢慢转向右边浮云,因此营造了杜甫诗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豁达豪迈之感。1950 年摄的《花好月圆》,运用了“马一脚”的构图法(南宋马元的画以边角构图著名),将景色限制于寸眸之明里,宛若人闲坐在窗前赏梅,同时皓月当空。可以想见,拍摄作品时新中国刚刚成立,艰苦而又持久的腥风血雨刚刚结束,创作者借景生情凝视明亮天际,发出了“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的感慨。


中国.jpg

《中国》 郎静山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文学、书法、绘画等,最终都是要上升到一定的哲学境地。综合表现在古代文人儒、释、道三者相融相生的人生态度与世界观上。“相”通过一定的技法表现出艺术家的人格思想和道德情操。

儒家讲究温和恬静,《中庸》里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道家讲究返璞归真,“大道至于简”,中国绘画以水墨为主,设色较少,正是道家“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的哲学警醒,要求以少胜多、以柔克刚。佛家里对中国文人颇具影响的便是禅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如此类古诗名言莫不体现古代文人对于豁达宁静、解脱世俗的向往。郎静山摄影作品也有着同样的境界追求。

在内容上,郎静山是尽量向古代文人(同样也是传统绘画创作主体)靠拢的,他的摄影作品大多采用柳树、枯木、山水、古亭、舟船等景致,这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借以表达自身超然物外、不受时局限制、渴求精神达观的媒介,它们一一被郎静山用于自身的画意摄影里了。

在技法上,郎静山没有像西洋绘画一样将景物置满全局,而是余出很多留白,有些作品更是像“米式山水”一样用很多“含水的墨”(在摄影里便是用了很强的曝光)构造出云雾缭绕的空灵感。

最终,这种种因素有机组合起来,便是郎静山“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的艺术效果。文人画与民间年画、世俗画有很大的不同,即是“虚静幽怨”的艺术格调,《清明上河图》是市井热闹的、敦煌壁画是宏伟壮观的,而一反窥到中国文人画,特别是宋元山水,它们清雅柔静、细腻淡雅,给人一种综合了儒释道三家的空灵感受。


晓风残月.jpg

《晓风残月》 郎静山


总之,郎静山的画意摄影以西洋科学摄影术,在时局动荡中向世界传递了东方古典特有的美学意境。这种艺术格调可以借用王维的诗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来概括。郎静山画意摄影有舍有取,意在影先,追求象外之境,不落俗套,诗画相融,虚静幽远,典雅、耐看,彰显了东方独特的审美品位。



文章来源 / 《丽水摄影》杂志2022年第3期

作者 / 金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