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传承与创新”2025手工工艺摄影作品大展在丽水摄影文化中心开展,展览评选出5家优秀团体、8家优秀组织单位、10位优秀艺术家。本期刊出优秀团体单位优秀摄影作品。
优秀团体 ✔
优秀组织单位
优秀艺术家
#1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本次参展的14位艺术家均为摄影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国内高校摄影专业任教。展览共收录了70余幅手工制作的影像艺术原作,青年艺术家们将古典摄影工艺、数字技术与AI模型融入当代摄影创作语境中,体现了他们对古典影像艺术的传承及创新的追求与思考。
《白玉公园》刘赫
混合蓝晒染色
《辐射》张泽溪
溴化银油墨工艺
《洞见》朱旎瑶
范戴克印相工艺
《风·戍》韩璐
新铁银印相工艺
《重芯》彭琬璋
铁银印相工艺
《共生》王月蕾
溴化银油墨工艺
《亲密关系》张继文
数字化湿版工艺
《时光已逝》周鑫
湿版负片、蛋白工艺
《老家记忆》李梦婷
范戴克印相工艺
《拾忆》张道臻
范戴克印相工艺
《碳墨生花》侯艺凡
碳素工艺
《荒原的回响》董旭琦
混合蓝晒工艺
《梦境日记》朱宜
新蓝晒印相工艺、范戴克印相工艺
《白茧记》邹康
四色树脂凹版工艺
#2 河北传媒学院
河北传媒学院师生共入选112人、210幅作品,包含教师作品、2021、2022、2023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堂成果和毕业设计,涵盖了黑白银盐、蓝晒印相、范戴克印相、火棉胶湿版摄影、四色树胶、碳转印、凹版等多种古典摄影工艺。
《滦河神韵》王彰平
蓝晒工艺
《荒野之树》闫宪斌
黑白银盐放大
《工业织锦,城脉相连》李良
蓝晒印相
《失落的遗迹》李正军
蓝晒印相工艺
《林间鹿语》白若楠
蓝晒工艺
《层峦叠嶂》陈敏锋
范戴克印相工艺、蓝晒工艺
《船舶》陈家华
范戴克印相工艺
《渔人码头》范欣欣
范戴克印相工艺
《港岛回忆》何泳仪
范戴克印相工艺
《树影》李姿含
范戴克印相工艺
《跨海大桥》杜旭莹
范戴克印相工艺
《眺望》李娅
黑白银盐工艺
《孤荷》耿瑞阳
照相凹版
《时尚佳人》龚安然
蓝晒印相工艺
#3 青岛电影学院
青岛电影学院摄影艺术与技术创新学院共有14名师生的30余幅作品入选,涵盖了传统银盐、铂钯印像、玻璃蓝晒、彩色树胶、流明印相、彩色放大等多种古典影像工艺。
《荒野之屋》盛舒涵
盐纸印相
《窗外事》陈丽佳
盐纸工艺
《落叶2》单雅婕
流明和双重曝光
《放在时光里的戒指》鹿艺丹
流明摄影
《無是無》伦卓熙
黑白放大
《蓑羽鹤》张宇祺
双色树胶
《午后》张宇妍
彩色放大
《童梦》朱玉叶
物影成像
#4 HART GALLERY画廊
Hart Gallery在本次展览共展出了曾翰、金大洙、刘轶恒、陈见非、卢彦鹏、塔可、王海江、周子杰、邹拥军、陈娣10位艺术家的影像作品,呈现了一场跨越地域与媒介的视觉对话。
《拓松》曾翰
碳素印相
《竹语》金大洙
银盐工艺
《仑语》系列 刘轶恒
珂罗版
《指点家山》陈见非
蓝晒工艺
《穴NO.1》卢彦鹏
银盐工艺
《方外》塔可
铂金印相
《明室》王海江
流明印相
《沼雾-尘埃》周子杰
银盐
《蹑蹻良渚》邹拥军
范戴克印相工艺
《大运河》陈娣
蛋白工艺
#5 1826摄影博物馆
1826摄影博物馆将古典工艺、自然探索、非遗传承与人文关怀熔铸为青少年美育的创新实践。在本次展览中,“光盒来啦”“青山植物志”“我也要拍照”“致敬中国蓝”四大主题在丽水摄影文化中心联袂启幕,以跨界实验与多元表达,书写摄影博物馆公共教育。
《青山植物志·竹》矫健 潘杰 李长江
布面蓝晒
《青山植物志》杨海荣(敦煌市东街小学)
蓝晒工艺
《青山植物志》梅珊瑞(敦煌市东街小学)蓝晒工艺
《光盒来啦:龙门古镇·义门》
针孔摄影+银盐
《光盒来啦:龙门古镇·龙门溪》
针孔摄影+银盐
《西湖植物志》李思源
布面蓝晒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